舟山事业单位

首页 > 事业单位 > 阅读资料 >

2017浙江事业单位考试行测备考:阅读敏感之议论文文段

2017-12-18 10:37:50 浙江中公教育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中公舟山人事考试信息网-舟山事业单位考试网温馨提醒您关注舟山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行测备考阅读资料:【2017浙江事业单位考试行测备考:阅读敏感之议论文文段】

编辑推荐2017浙江事业单位招聘信息、备考资料、考试题库汇总

中公浙江人事考试信息网推荐2018浙江事业单位招聘公告预约

中公浙江人事考试信息网推荐只需9.9元!2018中公事业单位考点直击体验课,邀你提前备考!

政策咨询:

加入2017舟山事业单位考试群230927835|微信公众号:浙江中公教育(ID:zjoffcn)

微博@浙江中公教育||咨询热线:400-6300-999

【导读】

浙江中公事业单位为帮助各位考生顺利通过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今天为大家带来言语理解与表达考点之阅读敏感之议论文文段。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

议论文文段是我们片段阅读考查较多的一种文段类型,如何在考试中的有限时间内迅速的把握议论文文段中的的主要内容,以及作者所想表达的核心观点,是我们必须掌握的重要内容。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探讨的议论文文段的阅读敏感问题。那么什么叫阅读敏感呢?

一、含义

看到一段文字产生的一系列抽象的思维方式。换句话说通过把握文段中的关键词句获取有效信息的思维形式。

阅读敏感有什么用呢?在做片段阅读的题目时对于同一个片段有同学选A,有同学选B,究其原因:不同的同学侧重点不同。我们可以利用阅读敏感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写作主旨,进而快速选择正确答案。

二、如何把握议论文文段的阅读敏感?

可以从两方面把握议论文文段的阅读敏感:表达方式和关键词句。之所以要把握表达方式,是因为不同的题材表达方式不同,呈现作者写作主旨和意图的方式也不同。下面我们来看看片段阅读中的议论文文段的表达方式。

(一)议论性片段的表达方式敏感:

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题材,重在说理,阐述事实、描述道理、提出主张、发表意见的题材。有作者的主观见解在里面。例如:有一栏节目叫《焦点访谈》,这栏节目每期都会围绕一个焦点展开讨论,进行理论论证、举例论证等。我们把这样的片段称之为议论性片段。

不同的表达方式侧重点不同,对于议论性片段有作者的个人意愿在其中,我们要通过抓关键词句去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及主旨。所以我们要先去分析片段的表达方式。分析清楚表达方式后再来看关键词句,通过关键词句进一步去理解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主旨。考试中记叙性片段和说明性片段考的少,重点考察议论性片段,下面我们先看下议论性片段的关键词句。

(二)议论性片段的关键词句敏感:

一:关键词:

1、关联词。例如:虽然我很丑但是我很温柔。这个例子作者意在说明什么?这里有一组表示转折的关联词,转折之后是重点,所以这句话作者意在说明我很温柔。关联词可以帮助我们分析片段有无重点,如果有重点,重点在哪里,如果没有重点,可以帮助我们判断这个文段属于那种逻辑关系,我们可以用其它方法去找出片段的重点内容。

2、引出观点的词。比较常见的引出观点的词有“认为”“可见”“预测”等,引出观点的词,后面的内容就是观点句。

3、总结性的词语。比较常见的总结性的词语有“总之”“因此”“综上所述”,表示对前文内容的总结。

在议论性片段中除了有关键词以外,有的片段当中没有明显的关键词,所以我们还要关注关键句。

二:关键句

1、首尾句。在写作中常见写作思路为:总分、分总、总分总三种形式,总的内容是重点,观点句较常出现在首尾句中,所以要多关注首尾句。

2、表明观点的句子—有评论句、感叹句、条件句。感叹句抒发作者的感情,去掉感叹号很可能就是文段的观点。条件句中重点是条件,比如:山无棱天地合,才敢与君绝。这个例子中作者意在强调的就是山无棱天地合。

3、引出观点的句子—疑问句。疑问句本身不是观点,而是对疑问做出回答的句子才是作者的写作意图。例如: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很多成就,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环境污染很严重;人们的精神文明没有跟上物质文明的发展,出现了很多道德滑坡的现象;先富没有带动共富等,人们不禁要问:现在,中国进入共产主义了吗?这个片段最后一句话是疑问句,引出观点。结合前面作者讲的内容改革开放有好有坏,有个转折关系,转折之后是讲问题可知作者的主旨是目前中国还没有进入共产主义。

讲了这么多知识点,下面咱们来看一道题目吧!

例题1:相对于政府公关,民间外交更具柔性,传播内容和载体更易于被接受,更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当前,越来越多外国民众来华参观访问,中国越来越多的公 民走出国门,网络媒体的发展也使普通公众更易影响舆论。因此要因势利导,通过新闻媒体、社区组织、民间社团等渠道,引导国内公众主动配合公共外交,积极传 播中国的文化传统和价值理念,维护国家形象。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 民间外交与政府公关的差别

B. 民间外交在国际交往中的意义

C. 应引导民间外交积极发挥作用

D. 媒体应在国际交往中正确引导公众

【答案】C。解析:先判断下这个文段的表达方式,首先这个片段很明显不是记叙性片段吧!第一句话简单概括讲的是民间外交的优点,第二句话概括讲的是现状,现状包括这三方面,第三句话概括讲如何做。第三句话如何做就加入了个人的主观色彩在里面了,所以我们判断这个文段是议论性的片段。“因此”表示总结的关键词,后面的内容是对前面内容的总结,“因此”后面的句子是关键句,关键句重在说如何引导民间外交发挥优势。这样一分析答案是不是一目了然了,选C。我们看下其它三个选项存在的问题,A是原文第一句话说,不是文段意在强调的。B不是因此之后重点强调的,因此之后是根据之前讲民间外交的优势和现状提出的如何发挥这种优势,后面承接着说了下发挥优势后会有什么意义,故B不是文段意在强调的。D错在“正确”这一词上,文中是积极引导,而非正确引导。

相关浙江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行测备考阅读资料推荐:

2017浙江事业单位考试行测备考:事业单位资料分析审题及解题技巧

2017浙江事业单位考试行测备考:同余特性求解不定方程

2017浙江事业单位考试行测备考:巧解片段阅读顺承文段

2017浙江事业单位考试行测备考:言语理解考试练习题(342)

2017浙江事业单位考试行测备考:抽屉问题的常见出题形式

更多浙江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行测备考阅读资料请登录中公浙江事业单位考试网

 猜你喜欢

查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

2021浙江公职类考试公告查询
2021浙江公务员考试新资讯
2021浙江事业单位招聘公告
浙江地区银行招聘信息汇总
浙江教师招聘_资格证考试信息
中公题库APP
最近浙江国企招聘信息
最近浙江辅警考试信息
扫码咨询客服
扫码咨询

事业单位<

招考信息

报考指导

阅读资料

考试题库

各项目入口一键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