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舟山军转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辩证法的五大范畴
中公舟山人事考试信息网·舟山军转干考试网提醒您关注舟山军转考试备考阅读资料:【公共基础知识:辩证法的五大范畴】
政策咨询:
加入2017浙江军转考试群: 479439398 |微信公众号:浙江中公教育(ID:zjoffcn) | 微博@浙江中公教育 | 咨询热线:400-6300-999
【导语】常识是军转|军队文职|公安现役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的组成部分,为了帮助考生熟悉复习内容,中公教育舟山军转干考试网为您提供常识知识及模拟题,供广大考生学习。
文化综合科目考试一直以来是我们考试的重头戏,所以对于复习好这个科目对考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化综合主要考查考生对历史、地理、政治等三门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整体把握和运用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这里我们主要介绍一下关于政治的复习备考工作。对于政治部分,需要做到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要回顾哲学、经济、政治等方面的知识;二要理解哲学常识、经济常识、政治常识等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三要学会应用历史的、辩证的、阶级的观点和方法,去分析、比较、解释有关的政治现象、经济现象等,学会认识事物的本质;四要综合认识和评价相关的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五要学会恰当使用哲学、经济、政治术语,条理清楚、逻辑严密地予以表述。
比如对于哲学常识这块,我们需要了解哲学的基本概念;物质、运动及规律;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实践和认识;人生价值和人生理想等。对于经济常识这块,我们需要了解商品、货币、价值规律;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民的经济生活;以及当代世界市场和我国对外经济关系。对于政治常识这块,我们需要了解我国的国体;我国的政体;我国的政党发展;我国的民族和宗教政策;我国的对外关系和外交政策。时事政治自2010年以来,时事政治题目主要以选择题为主,一般为2-5道题,主要考查上年7月到当年6月国际国内的重大时事,而且近年来均以上年11月到当年6月份的时事为主,这块的复习可以以时事的主题、内容、意义的识记为主,建议考生将重点放在国内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其他时事和国际上的一些重要时事。
结合考试的特点,文综的命题历年都是以基础知识点的考核为主,所以要求广大考生必须对基础知识点做到看懂、记牢,并要学会运用,能够举一反三,把理论能运用到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知识是能力的载体,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能力就无从谈起。从现在开始,考生应当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复习,不留死角。比较分析法是政治复习的重要思维方法。一定要注意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如果要问各位广大的考生在考试中最难的是哪部分?最容易丢分的是哪部分?各位考生的回答都是政治理论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部分。但是提醒各位考生注意的是面临困难的同时也给大家提供了机遇,此部分掌握好后可以与自己的竞争对手拉开距离。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的考点理论性极强且不容易了解,所以导致各位考生严重丢分。下面就给大家剖析一下辩证法的五大范畴。
现象和本质,本质具有普遍性、稳定性、深刻性的特点,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根本性质,是借助于人的抽象思维才能把握的事物内部矛盾。比如说:闪电的本质是云层中的正电与负电相遇而发生猛烈放电的过程。而现象是个别的、片面的、多变的、易逝的、丰富的、生动的,比如海市蜃楼这种现象。 有真相从正面表现事物的本质现象,也有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现象就是事物的表面特征以及这些表面特征之间的外部联系。它是人们凭借感官或仪器直接观察到的事物的外部形态。本质和现象之间既有对立又存在统一。首先,现象是表面的,而本质是内在。其次,现象是个别的、片面的;而本质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最后,现象是多变的、易逝的;而本质则是稳定的。从这些点看本质和现象是对立的。然而本质和现象又存在统一。首先,本质都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的。其次,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从不同的侧面表现本质。因此呢,在实际工作中要通过现象去认识本质,不要被假象所迷惑。就内容和形式来说,内容是指构成一事物内在诸要素的总和。即事物内在矛盾以及由这些矛盾决定的事物的特征、成份、运动的过程、发展趋势等的总和。而形式是指把内在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和外在表现方式。有内在形式和外在形式。
内容和形式是揭示事物所具有的内在要素和它们的结构及其表现方式的一对范畴。内容是事物内在要素的总和,形式指内在要素的组织和结构。内容和形式也是即统一又对立的。由于内容不同于形式,他们之间是对立的。但是二者又相互依赖,任何事物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相互作用,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相互转化,相对不同的范围和关系,内容和形式可以相互转化。同一内容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同一形式也可以表现或容纳不同的内容。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充分注意事物的内容,反对形式主义。还要善于发现和利用各种形式为内容服务,发展内容,繁荣形式。更要不断变革旧形式,创造新形式满足内容的发展。
原因和结果,首先,原因是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结果是由一定现象而引起的现象,原因和结果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是揭示客观世界中普遍联系着的事物具有先后相继、彼此制约的一对范畴。有原因必会造成某种结果(或影响),有结果又必来源于某种原因。其次,在一定的关系上,二者的区分是确定的。二者是互相依赖、互相依存的关系。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二者可以相互转化。在事物无限发展的链条中,相对于不同的关系而言,二者可以相互转化;原因和结果可以互为因果。一般来讲,原因在前结果在后;同一个现象,依据不同的条件,可以是原因也可以是结果,前一个原因的结果也可能是后一个结果的原因。
同时,一个原因可以引起几个结果,一个结果也往往由几个原因所引起。因此,在认识上,承认因果关系的客观普遍性是进行科学研究,获得科学认识的重要前提。在实践上,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关系,总结实际经验做好工作,少犯错误。正确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因果关系,可以科学的预见未来,增强工作的自觉性。
可能性和现实性。可能性是指事物包含的种种可能的发展趋势,现实性是指已经实现了的可能性,即实际存在的事物和过程。可能性和现实性是辨证的统一。首先,可能性和现实性的对立和排斥:可能性是一种潜在的趋势,它着眼于未来,预示事物发展的方向和前景;现实性着眼于现在,标示事物现状,它们具有质的区,二者不能等同。其次,二者是统一:互相依赖,可能性以现实性为基础,现实性是由可能性转化而来的。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制定计划、方案要立足于现实,着眼于未来,使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使好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
偶然性和必然性。必然性是指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合乎规律的、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移的趋势。它是由事物内部根本矛盾引起的。而偶然性是指客观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并非确定发生的,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当然,唯物辩证法认为偶然性和必然性也是是一对辩证统一关系:二者因趋势不同;原因不同;作用不同。而相互区别,但是必然性和偶然性是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的关系。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二者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把计划和行动建立在客观必然性的基础上。要重视和利用一切有利的偶然因素,促进事物的发展。
题目练习:
唯物辩证法认为( )。
A.必然性意义重大,偶然性可以忽略不计
B.必然性是可以预见的,偶然性是无法认识的
C.必然性是不可选择的,偶然性是可以选择的
D.必然的东西是偶然的,偶然的东西是必然的
【解析】本题考查对唯物辩证法部分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的理解与掌握。两者是对立的,必然性是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移的趋势,产生于事物内部的 根本矛盾,是比较稳定的趋势,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偶然性是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不一定要发生的不确定趋势,产生于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是不稳定的趋势和个别表现,居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起促进或延缓作用,使事物发展趋势出现某种偏差。两者又是统一的,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受必然性的支配,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故本题答案为D。
将内容进行分析比较,学会从整体上把握知识。
相关舟山军转考试阅读资料推荐:
更多舟山军转考试备考阅读资料请登录中公舟山军转干考试网
常见问题
- 浙江军转考试时间是什么时候?
- 浙江军转考试内容是什么?
- 浙江军转考试是全省统考吗?
- 浙江军转考试成绩各地市档案分与笔试分占比相同吗?
- 往年浙江军转考试笔试题型与分值占比是怎么样的?
- 军转干部满足什么条件可以进杭安置?
-
微信公众号:舟山人事考试网
(ID:zhoushanoffcn)
专注舟山公职类考试资讯及备考学习资料推送
-